震撼!禅意写诗,七绝6首,人生春不复!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短句 > 2023-12-26 21:20:49

震撼!禅意写诗,七绝6首,人生春不复!

七绝 十年旅寓

旅寓十年惊陆沈,云山尽障故园林。

风吹小径桃花外,碧洗新荷鸥迹深。

陆沈亦即是陆沉,陆地无水而沉。比喻隐居。《庄子则阳》: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,是陆沉者也。 郭象 注:人中隐者,譬无水而沉也。北周 庾信 《幽居值春》诗:山人久陆沉,幽径忽春临。 明 唐寅 《赠南野》诗:我亦陆沉斯世者,买邻何日许相陪?

一二句用平铺直叙的手法,亦即赋比兴中的赋,写目前境况状态,直切情感。三四句则由前二句发端开来,转为目前寓所附近的景物。这是兴的写法,以景托情。尤其尾句以景作结,鸥迹是有所指的。


七绝 红尘百载亦无题

行李云留家万里,落花风遣蝶双飞。

红尘百载经过半,七尺男儿三尺碑。

无题即有题,伤感时光荏苒也,岁月何匆。人生最终不过一抔黄土,三尺墓碑而已。

行李即行旅。亦指行旅的人。或引申为行程、行踪。唐 杜甫 《赠苏四徯》诗:别离已五年,尚在行李中。 元 傅若金 《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》诗:身逐征帆赴海涯,道逢行李问京华。

这首诗是真的伤感。云在天涯漂泊,而家在远方。眼前落花风里蝴蝶纷飞,春天景色美好而略带伤感,青春或许已成过去。第三句忽然转到感慨,人生短短百年,已经快要走过一半了。第四句叙述看似突兀,但又理所当然。或者半百过后,七尺男儿也只能剩下三尺碑在这世上了。后两句这种写法,就是典型的兴的手法。不说要表达什么,但是描写的事物,可以感知。


七绝 蜗居白水带山南

白水廿年蜗此居,菊篱寥落碧云疏。

茶烟禅榻数茎竹,壁簌诗尘一架书。

蜗居,比喻窄小的住所。常用作谦辞。 元 柯丹丘 《荆钗记团圆》:蒙君不弃,蜗居门户生光彩。《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》:蜗居只在咫尺,幸勿见却!亦指伏处;潜居。 明王錂《寻亲记遇恩》:应知,数载蜗居,相看淡薄,斯文彼此相会,契合情投。

这首四句主要都是赋与兴的手法,纯粹以景物托情寄兴。一二句是赋,三四句是兴。在景物中,隐隐透露出避开尘世的散淡情怀。


七绝 周末到访茶庵

过溪苍藓茶庵寺,夹道青藤石板桥。

待学闲僧来觅句,诗肠总与蝶逍遥。

诗肠,指诗思;诗情。 唐 孟郊 《哭刘言史》诗:精异 刘言史 ,诗肠倾珠河。 清 唐孙华 《长夏闲居杂感次随庵韵》:诗肠苦与墨同磨,时逢炎景欢娱少。

茶庵是我寓所附近的一座古寺,无聊时常去。一二句是去的路上所见情形,三四句写与僧友一起探讨诗书,或有庄生蘧蝶的逍遥自在。人生难得放下尘俗,心境很难。只能偶尔这样放松一下吧。


七绝 到访茶庵偶雨

暇日风飙雨骤回,落花旋共墨云催。

凉生枕上青山入,梦到庵前蝶自来。

暇日,空闲的日子。《孟子梁惠王上》: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。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诗:维时遭艰虞,朝野少暇日。

周末到茶庵一行,忽雨有感而吟。一二句是山雨雨来的情景,第二句比较具画面感。三四句比较有意思,风雨骤来凉生枕上,而窗外青山似乎要入来。而我悠然或梦到庵前有蝴蝶也要飞来呢。其实这是照应第二句的落花,但是梦蝶或含有南华梦蝶的典故,或学庄生逍遥之蘧然情感。


七绝 锡杖疏枝

百年名利尘归后,一种风情花落时。

莫笑人生春不复,闲抛锡杖倚疏枝。

锡杖,僧人所持的禅杖。唐 柳宗元 《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》诗:仙山不属分符客,一任凌空锡杖飞。

一二句对仗,首句点明主旨,次句则作景物来衬托情心。这种略微流水,而又拉开前后句空间的写法,其实用在七绝或七律上,是一种很好的手法的。一种风情花落时背后是对人生的看淡。故此,第三句对此做描写叙述,莫笑二字即见情怀。而第四句又转到景物描写,是兴的手法,亦是一种看破落花红尘的心态。一三句是一种写法,二四句又是另外写法。故此,这首七绝手法相对特殊,可以借鉴学习。

本文标题:震撼!禅意写诗,七绝6首,人生春不复!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