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庭坚这首诗言语清新,不仅触物起兴,而且富有哲理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短句 > 2023-12-26 22:23:12

黄庭坚这首诗言语清新,不仅触物起兴,而且富有哲理

闲暇时光,沏上一杯清茶,坐在暖暖的阳光下,捧起一本好书,任微风轻拂,闻茶香阵阵,慢慢地融入到文字的意境中,忘记那些纷扰的尘嚣和俗世的羁绊。年少读书,如隙中窥月;中年读书,如庭中望月;老年读书,如台上玩月。迷惘时,读书可以平静心情;寂寞时,读书可以消磨时光。

  

  苏轼曾说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三毛也说:许多时候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,不复记忆,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,在谈吐上,在胸襟的无涯,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。 北宋的黄庭坚仕途坎坷,引发了他归隐之心,又把那些残书拿出来重读。

  

  池口风雨留三日 宋代: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,小市人家只菜蔬。水远山长双属玉,身闲心苦一舂锄。翁从旁舍来收网,我适临渊不羡鱼。俯仰之间已陈迹,暮窗归了读残书。

  

  黄庭坚志大才高,但现实社会又使他失望,他虽只是个闲散无权的学官,却不愿屈身事人。他渴望归田,但迫于生计,又不得不折腰为官。这首诗是作者触景生情、即兴而作,写景淡雅风致,言语清新奇峭,用典也能翻出新意,显得自然古雅。诗的首联从扣题入手,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。江边孤城,瑟瑟秋风,如烟秋雨,绵绵濛濛。诗人无奈地滞留小城,淫雨霏霏,集市也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的繁荣,小户人家只能避雨在家,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。诗人信手拈来,写景传情,表达对小城里质朴恬静生活的喜爱。

  

  颔联触物起兴,诗人放眼四顾,无意间景物触动情怀,闲适宁静中,见出内心的波澜。浩浩江水流向远方,迤逦山岭像一对属玉鸟。舂锄即白鹭,这种鸟满身雪白,给人以清高闲雅的印象,但诗人却感到它身闲而心苦。其实是诗人触景生情,又将情感投射于外物,表面写白鹭,实际只是诗人自喻。但诗人只点到即止,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。

  

  颈联以人起兴,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,很自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。他由网而联想到鱼,于是反用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,表达了不求仕进、自甘淡泊的心境。作者从生活琐事中激发联想,闪耀出思想的火花,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。尾联表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胸襟,作者感叹世事瞬息万变。面对无常人生,不愿再争名逐利,盼望到书中去寻找乐趣。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说,功名富贵两蜗角,险阻艰难一酒杯。百体观来身是幻,万夫争处首先回。

  

  作者从闲适的生活中获得了心灵的宁静,感悟出临渊不羡鱼的道理。我们也能从诗中得到很多哲理性的提示。首先要尽力地做好每件事,不要留下遗憾,更不要好高骛远。其次,无论得失、成败,都要敢于面对,甚至欣然接受。最后,如果自己不能左右全局,甚至一败涂地,也要能大气地临渊不羡鱼。与其内心苦苦挣扎,不如多翻几本书,不仅修身养性, 还能气定神闲。

本文标题:黄庭坚这首诗言语清新,不仅触物起兴,而且富有哲理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