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明海:柳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短句 > 2024-03-08 12:34:57

李明海:柳

也许现在是春天的缘故,人们特别钟爱柳。柳千种风姿,万种风情,无不洋溢着诗意,无不寄柳于情思。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,用诗词装扮柳,使柳传情,使柳生意。 唐贺知章《咏柳》: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把春天柳的形态,柳的色彩,柳的情趣描绘的淋漓尽致、生动传情。清高鼎《村居》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把春天的草,春天的鸟,春天的风,春天的柳,春天的孩子融合在一起。这两首诗可谓咏柳、赞柳的美文代表,大致可以理解为完美的柳。我想只要上过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都会背这两首古诗

------

从古至今写有柳的诗句、名文不下千篇,我在拙文中也写过柳。我把柳比作蝉蛹,把柳叶比作蜜蜂抖动的小翅膀,比作翩翩起舞的绿蝴蝶,我把柳枝比作少女的秀发,我把柳喻为春天的象征。我读过的诗文多以歌咏为主,竟不知柳含有离别忧伤之意。

从《诗经》开始就有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如果有了后半句也许意思更明确一些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。这两句是的意思是当初离家从军,杨柳依依轻摇曳。今解甲归田,雨雪飘飘飞满山野。道路长远慢慢行,又饥又渴愁肠结。我的心中真悲伤,谁知我有多凄切。作者借柳来表达自己对心中所爱的人思念之切,对家乡怀念之痛。

纵观这几首诗的风格截然不同。《咏柳》把柳喻为美人,亭亭玉立,婀娜多姿,柳枝如丝发,让人产生无限遐想。语言晓畅、华美,借柳喻春天的美好,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。而《诗经》描述的是一位将士解甲归田后,想到当初离别到归家这段时间的漫长,有一种凄情、悲切之感。

我写柳,都是比较明快的笔调写出。不知柳为何意,只知柳美,不知柳情。春天若是没有柳,那将是春天的缺憾,竟不知柳谐为留。
在网上搜了一些写柳的古诗文,明快不多。晚唐李商隐的《垂柳》算是咏柳之佳作:娉婷小苑中,婀娜曲池东。朝佩皆垂地,仙衣尽带风。这首诗描绘了垂柳的袅娜多姿,把曲池东的垂柳喻成样袅娜多姿的美人,喻成大臣上朝时佩戴的玉饰,喻成仙人随风飘荡的衣袂。其余的大多唯美中含凄婉,美景中伤离愁,折柳送行成为时尚。

《诗经》云: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开创了咏柳寄伤别的先河,先秦有诗词:有菀者柳,不尚息焉。上帝甚蹈,无自暱焉,寄喻了喜怒无常的君王,欢喜中充满忧伤。唐代《三辅黄图》说:灞桥在长安东,跨水作桥。汉人送客此桥,折柳赠别 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。

柳与留谐音,让古人有折柳送行的寄情之托。古代柳成了美中不足凄切优美伤离别的代名词。宋有无名诗云:柳条折尽花飞尽,借问行人归不归。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思绪。今人也有折枝送情人的,大多不是离别、情愁之意,而只是把自己的意中人视作亭亭玉立的美人,用风情万种、婀娜多姿的柳装扮于她。

只知柳美,不知柳伤。使我多年对柳产生了误解。这不得让我忆起六七年前的那件事。我的邻居小刘和他对象淑梅是大学同学,两人由于志向不同,选择了不同的城市。后来,经两人努力又回到了一块。工作了两年,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。双方父母表示,只要两人在一起就行。可事与愿违,小刘选择了援藏,三年期限。两人是否耐得了寂寞,不得而知。临行时,淑敏折一柳枝与小刘,并附宋晏几道《清平乐》: 留人不住,醉解兰舟去。一棹碧涛春水路,过尽晓莺啼处。渡头杨柳青青,枝枝叶叶离情。此后锦书休寄,画楼云雨无凭hellip;hellip;当时只是听小刘哥说得情切切、意绵绵中饱含伤感,竟不知柳于情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。

本文标题:李明海:柳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