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歌美学与生命的精神对应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短句 > 2024-03-11 09:36:11

诗歌美学与生命的精神对应

   真正的好诗,表达的是一种心情,一种对生命的领悟和意境,有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之处。11月5日,诗人、作家海舒做客湾区文化茶座,从诗歌美学的角度,诠释了诗歌对生活的精神关照、诗意生活可以构筑美好愿景等观点,带领现场听众遨游在诗歌的审美海洋里。

   诗是一种生命和灵魂的等待,而不是停留在客观已知事物上的复述。在某种程度上,读诗就是读生活。海舒首先提出,生命不能缺少诗意。诗来源于生活且是高于生活的精神体现,或与之平行,或与之交叉。真正的诗,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品所描述的情形,要么像身边发生的事,要么是自己的经历,更可能是萦绕在心的某种渴念。海舒认为,生命对不能直观却又坚信存在的隐约真实感,有着比对食物和水更迫切的需要。不管是什么职业,只要人的属性尚存,生命里就不可能没有诗意的映现。诗歌诞生于内心生活和外在世界相遇的时刻,是内心生活和某个外在事物的冲突,但同时,海舒坚信,这种冲突里一定还存在别的东西,那就是活力。

   不管是第一次工业革命,还是当代的科技革命,人们的生活习惯、价值观有了颠覆感,当回归自我,进入精神私密空间的时候,诗意让精神具象化,转变成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。

   语言凝练,且具有含蓄的美。谈到诗歌的美学特征,海舒认为,争取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。无论中外诗歌,都讲究用词的反复推敲,做到舍此无二的地步。精练的语言,含蓄的表达。从这一点来说,任何一首诗,都不能求百分之百的了解,一定有一部分似解非解。海舒认为,正因为其含蓄朦胧,其意蕴便格外丰富,为读者的鉴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;其次是形象上的绘画美。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意义,诗歌中的景色描写、情景交融都构成绘画美。这种绘画美是靠意象的营造,诗歌呈现给读者视觉看得见的具体形象,并由此在读者脑海里形成一个视觉形象,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。其他的审美元素同样也让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意义,比如充沛的情感美、悦耳的音乐美和微妙的滋味美,都能让读者感受到真性情的流露,或有趣而生动的画面,这些诗歌的美学特征都在传递美好的一种意境。

   有些诗人是以生命来写诗的,他们对于诗意的表达,有自己的独特风格。海舒谈道,从徐志摩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,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,到木心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,马,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;从席慕蓉的如何让你遇见我,在我最美丽的时刻,到海子的从明天起,做一个幸福的人,喂马,劈柴,周游世界,都传递着时光悠然的诗意场景。

   诗意生活构筑美好愿景。我们所要表达的诗的意境,有些在内心,更多的是亘古至今且世代延续的存在。能够让人不厌其烦反复阅读的诗,不仅因为是对真实存在和心理存在产生的客观照应,不同程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,甚或改变了生存命运,更重要的是它的非理性属性,且得到无限而充满正意的扩散,必将引领人类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。

  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/文 张彩玲/图

   互动

   问:诗歌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宣泄和呐喊,您怎么理解?

   答:有这种成分,但不全是。如果只是单纯的心灵宣泄和呐喊,不能称之为诗,诗一定会有一种对客观对未来的关照和寄托,才会引起共鸣。哪怕是歇斯底里的,都能称之为诗。

   问:请谈谈您和诗歌的关系。

   答:我对诗歌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。我从18岁开始写诗,到目前写了45年,诗是我的生命。就算不吃饭,我也要写诗,也要思考。就算在旅途上,我也照样写诗。如果没有对诗的一种回应,生活便好像有了遗憾,成了空白。我不能丢弃诗,因为它是我的生命。

  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

本文标题:诗歌美学与生命的精神对应

点击排行